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第226章 名扬天下

  • 作者:紫菱衣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02 17:29:13
  • 字数:11718

“这可是焱国从来没有过的封赏,皇上对国师的器重,可谓是真心日月可表,国师以后在殿前行走,可要好好的为陛下效力啊——!”

秦墨那一刻脑袋是混沌的。

那圣旨当朝一宣读,果然就引起朝臣的议论纷纷, 皇帝要封官没什么大不了,可是是一个女子,一个女子也就罢了,可是,这是什么官啊,一品大员,焱国开国,从未设立过国师这官职,如今,偏偏在顺康帝这朝,却设了一个国师。

很多人都在看秦墨。

一品啊,官职一品啊,这官可不小。

秦墨心中的惊早就压下来了,

既然给她官,她就做着,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么。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果然,第二天,当着满朝臣的面,皇帝又家那公公宣读圣旨。

这日,她一身素白长裙,脸是半纱遮面,站在大殿,既然是国师,身份特别,她站的位置并不是在朝臣之前,而是在皇帝之下。

这身素白的长裙,此刻穿在她身上,果然有种亦飘亦仙之感。

他是君,自己是臣,没有必要到鱼死网破的那一刻,她还是会顺从,拿捏着尺度在他身边侍奉,行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民秦墨,因为人机敏,勤勉有功,天赋异禀,甚得朕心,特封为当朝一品国师,掌管天文,历法,农业耕作,望以后对内恭谨,对外勤勉,以慰朕心,钦此——!”

一封明黄的圣旨下来,连秦墨都没有想到的。

第两百二十六章 名扬天下

大殿的光线早就暗了下来,逼仄的空间里,秦墨抬头上看,只看见龙冠下面,一张五官不辨的苍老的脸。

不清楚这皇帝为什么要如此抬高自己。

宣旨的公公,临走时,还尖声尖气在秦墨的耳旁说道

这道圣旨,是宫里的人专门派送到秦墨的府邸上来。

领旨时,秦墨杏眼低垂,视线落在那明黄色的龙飞凤舞的绸面上。

一人之家万人之上了。

这皇帝,难道不管满朝大臣的目光,要做成这样么。

隔着距离,有些人已经从文武官员的队列中站出来发表声异。

整一个早朝,太和殿内喧嚷纷纷,几乎都是为秦墨这事儿。

唯一淡定的只有两个人,上位的皇帝和下面的秦墨。

众大臣虽然不满秦墨,争执不下,但是皇帝执意如此,大臣们最后还是只有无可奈何。

最后,大臣们也只有退了,退朝。

早朝退下去,秦墨才一出宫,就听见京城百姓的议论纷纷,听了半天,还是秦墨被封国师这件事儿。

下午,秦墨又去宫中,原本是要谢恩的。

随后,钟粹宫旁边的御花园,华盖,皇辇,太监宫女长长的两列人,把整个御花园的景都收去了一半。

那刘公公带着秦墨上前去。

见皇帝坐在那石凳旁

“皇上,国师来了——!”

秦墨走过去现在垂头行礼。

“你来了——!”

皇帝懒懒的声音,唇边的胡须略颤,却不看秦墨。

秦墨低头

“微臣谢皇上——!”

“朕这么安排可好——!”

皇帝的手在膝盖上拍了一下,眼似有些惆怅,看着对面的景儿。

“臣觉得太重,怕承担不起——!”

“既然朕已经这样做了,你承担不起,也要承担起来——!”

秦墨不语。

皇帝又视线及远处。

“朕封你为国师,让你划时历,看天文,掌农业,指导耕种,收拾,你肩上的胆子,重啊,朕给你官位,许你荣华,那么朕要看到结果,我要看到之后的明年金秋,四海,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秦墨,你能办得到么——!”

秦墨跪着,咬牙“臣自当尽力——!”

皇帝指缝中捏的玉石珠子用力一拍“尽力还不行,必须要做到,我要在焱国在五年内,富国强兵,然后威名远播四海,让西边的翎国,南边的,北边的国家都要闻风丧胆——!这才是我顺康帝的治世!我一力承担朝臣所有争议,而你,要给我结果”

秦墨哽声,垂头“微臣知道了——!”

她就知道,他的心不会那么好。

“嗯——!”终于,又把玩了一下手中那串翡翠珠子,皇帝视线平直,也不看地上的秦墨,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片刻,秦墨又凝了凝声。

“嗯?!”皇帝侧头下来

“既然如此,那么秦墨这一年来需要做的事儿,都要请各部门的官员积极配合,尤其是工部,微臣要开山路采矿——!”

老皇帝脸上叠起的肉颤动了一下,随后,抿了抿唇“你要矿石做什么——!”

秦墨头埋下,低眉顺眼的模样“回皇上话,微臣当然是需要这个——!”

“嗯——!”那皇帝又是凝神良久,随后才垂下眸来“只要你要,我会叫他们好好配合——!”

秦墨低身下去谢恩。

秦墨不得不承认之前是小看了这个司马文玉,之前一直觉得他就是个年轻书生的模样,一定是懂算数,会记账的,却不想,他能将秦墨手下偌大的产业,打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有时候也私下问秦墨,那鸡蛋怎么能一天几千玫的运送,要知道,这在当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秦墨便跟他细讲这里面的东西。

虽然他是听不太懂秦墨的说什么,久而久之,对秦墨手下的产业,奇怪的也便自然了。

秦墨又发现,这司马文玉,虽然把帐管理的好,账目也清楚,但是,却一直不做投资,所以,秦家的生意在他的打理下,只能平顺运行得走,到底再没有多余的投资,钱都放进库房里。

没有多余投资,这收入就容易缩水。

而秦墨因为这一年一直在宫里行走,便无法分身管生意的事儿。

虽然这司马文玉并没有做出什么明显错处的事儿,但是秦墨总觉得他身上仿佛有什么秘密似的。

他住的西院跟秦墨的后院隔的开,平日是说话不多,就是因为话不多,平日看他不看帐的时候,也在府中,不跟外面人联络,却整天在府里待着,多余的时间也见不到他在做啥,就是这样,才觉他身上秘密挖不尽。

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能如此熟悉的处理账务,这一点,本身就很可疑。

不跟外界联络,秦墨就一点他的额外的消息也查不出来。更头疼。

只是香香仿佛比自己喜欢他。

秦墨想着,既是如此,也就罢了。

焱国有八个行省,全国的面积绝对是很大的,按照顺康帝的说法,要全国喜获丰收,就是说要把自己的种植的办法晓瑜全国。

做农业,没有肥料怎么行,除了种子,肥料就是第二重要的。

既然是国师,她就好好发挥她这一国国师的官职效力。

秦墨根据焱国的气候,焱国的气候跟自己穿越前国家是一样,秦墨制定了新的历法,分春夏秋冬,套用之前前世历史上古人的二十四节气,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

清明耕种,谷雨种豆。

红薯也有新的耕种方法,秦墨把自己前世大学里农业上学到的东西,统统都用上了。

又叫工部开山凿路,然后在全国建了十几个点的化肥厂。

生产磷肥,氮肥。

虽然古代人不知道这是什么。

就十几个点,那些农夫每天上午要来这厂里上班,下午还要回去耕种,也是辛苦。秦墨也从来不少算他们工钱。

才几个月,秦墨在全国大搞特搞,整个国家仿佛都被改变了,朝臣们的奏折,一天天上去,都是检举秦墨的。

甚至不少人说这秦墨就是‘妖女’的转世投胎。

恰好,这赤水村,原本就是秦墨出生地,曾经也骂过秦墨妖女,这么一来,听见点风声,可不是不得了。

立马就把秦墨妖女的名号从赤水村打到临水县。

可是,秦墨依旧懒得理。

朝廷,皇帝那里如一潭死水,不管百官怎么进言,所有的检举秦墨的奏折,皇帝都压下来,看也不看。

这只有皇帝身边的近侍,刘瑞刘公公知道。

秦墨把整个国家搅的乌烟瘴气。

全国都知晓这个名字,更别说朝臣和后宫。

那颜贵妃原本和秦墨还交好的,恰好是怀孩子时,被当初大殿税制泄密一事儿被秦墨给带累了,如今看秦墨是被朝臣骂,甚至被有些百姓骂,心里也急,替秦墨担心,但是这么大个是非人物,是个人都不敢走近,便明哲保身了。

这贵妃在宫里待着,这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从那之次之后,秦墨再没有入过后宫。

前年五月怀的,第二年三月分娩,这贵妃的肚子果然争气,一生就生下了双生胎,还是一对龙凤胎,合宫里总算因为这事儿好好的喜了一喜。

贵妃生子,皇帝高兴,太后高兴,可是其他妃嫔便没有那么高兴了。

后宫波涛暗涌,矛盾一触即发,只是,没有谁将这引线点起来。

这贵妃生了龙凤胎,最高兴的还是莫过于贵妃的娘家,便是这嘉兴侯颜家,女儿如宫几年,一直不孕,娘家人在殿前战战兢兢,一直如履薄冰,甚至不得不依靠颜尤夜这裙带关系来帮助贵妃稳住宫中关系。

颜家感谢秦墨,便又备了贵重的贺礼来贺,而秦墨,收到颜家的礼品,今时今日,觉得想让人收下来的也只是这礼品的价值而已。

这一朝分娩,龙凤胎,龙凤呈祥的好意,皇帝对贵妃的宠爱之前本来有消下来,现在反而越来越爱,比之前尤甚。

皇后那边,惠妃这边,竟是几月不闻丝竹。

沉静的跟宫里死了人似得。

这一年,年十八,秦墨竟然没安安定定,平平稳稳在宫里过这个十八岁,她舟车劳顿,乘轿辇,行水上,全国各地到处都看视,她手下的西南东南加起来的十几处庄子,之前扬花时人工赶花做出来的杂交种,小包小包装着,发行到全国各地,她手下的田庄,一个庄上百亩,收成又好,种子全部跟别人换粮食了。

只为了保证来年收成。

在江西,秦墨又一次见到了慕容庄,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那日她驾车在九江城的河边郊外查视田中的水稻。

本来挨着河边的道路就狭窄,并且危险,很少人会经过这一条路走,如果秦墨不是去乡野,也而不会过那条路,恰好,秦墨的马车停在田埂外,对面护城河的围墙边一辆华丽的翠盖珠缨的八宝车显眼的路过。

秦墨似有预感的转头,就看见从马车里撩开车帘伸出来的一颗头。

俊颜隽秀,五官英挺,墨发如瀑,那双鹰隼般的只要一暗下来就是琉璃色的眸,秦墨怎么都记得,而他,只是那样远处看她一眼便垂下帘子,走了。

秦墨看见那窗帘缓缓遮住他的眼帘,似乎,他的眼中,那是。不舍。

还有不舍。!

秦墨咬咬唇。

只是,现在她的肩上,责任太重大。

从五月下去一直巡视乡间,七月才回京。

虽然,有些田里秧苗出现各种病症,株苗萎缩也是有的,但是,全国大部分的稻苗还是长的挺好。

根据秦墨拟定的朝廷发出的告示,给棉花,小麦,红薯的肥料用量,还有防治疫虫的方法告示上都讲的明白,有些农民则老老实实按照方法来办,庄稼果然长的好,收成多。

也有一些不照做,或者用法用量不对的,也收到反效果。

但是全国整体的农作物是增收的。

之前,官员对秦墨的反对声很大,到了五月,红薯收一批,北方的麦粟收一批,下面百姓的风评传到官员耳中,那些官员最后也质疑,声音倒小了一些。

眼见这又是一个金秋,田里,坎上的谷浪,还未到收成的时节,那成果已然显现出来。

全国惊叹的模样。

到这九月中旬,全国谷穗收割,这全国八个大省,就有六个先登传来捷报,说今年稻谷丰收,谷米满仓,三十多年未见的这样一次,焱国原本居东,东边靠海,从西边的山脉有江有河,那地理上站着的都是土壤极肥沃的地方,原本相比周边地方,这粮食收成就好,可是,今年,竟如天将神灵似得,这稻谷的谷粒一下子更比而往年多两三倍,之前一亩田收入百斤,可如今两三百斤则有。

秦墨之前调整这历法,还有大臣极力反对,特别是长期编制历法的钦天监,说是祖宗之法,不能随意更改,可是,如今这老百姓跟着秦墨这历法来决定春耕秋种,似乎是更准确些。

于是这大臣在这上面找茬也少了。

金秋丰收,全国的布政使连连上书,户部亦是在征税,漕运的收入翻了几倍,没有人再骂秦墨妖女。

反而,都说着国师果然是神通广大。

尤其是百姓间,对有能力的人总是神化,秦墨仿佛就成了众人心中的神。

朝臣亦是再无声反对,虽然对秦墨始终还是怀疑以及歧视,到底也默认了秦墨国师的地位,实力就是一切的证明。

这一年金秋,秦墨终于满了十九。

皇帝也极为看重秦墨,赏了秦墨不少的金银珠宝,又加封了一等公。

秦墨受宠,满宫内外,总有些人心里不舒坦,不高兴,但也是少数,而且,闷在心里。

这一年,秦墨忙忙碌碌,一心想到的结果,现在达到了,心中终于舒了一口气。

恰好是生日的第二天,秦墨一早去宫中上了早朝,又得了些皇帝的赏赐后。

准备出宫。

恰好经过那午门前的官道,在那里看见一身白色锦袍的人从门外进来。

白色锦袍,黑色鞋靴,脸色神色沉沉,却是意气风发的模样,身后墨黑的发丝飞扬。

秦墨见他步子走的急,干脆就侧过身在旁边站着,等他先过。

近了看清这的确是那多日不见的连王爷。

多日不见,到底是多久不见了呢。

当时秦墨还未去乡野巡查,没有去检查那全国底下田间秧苗的长势,当时,她一走,两个月,走了五个省,那两个月,在外面,每天风餐露宿,别说她是国师,还是一品,吃苦不少。

但是在走之前,她似见过他几次的,见他进宫进殿给皇帝请安。

每次,他在大殿里,她站在他前面,请安完毕后,他总会转头看她一眼,看的时候那种眼神,很怪异,很淡,刻意似乎又故意要掩饰这种刻意。

“国师大人今日下早朝了,最近得的赏赐不少吧,真是恭喜国师大人了,大人为焱国子民做出的成绩不小,真是好久没见大人了,如此见,真是小王的荣幸——!”

“哪里哪里,王爷说笑了——!”两厢见面,仿佛是没有情感的相互调侃,因为她是一品官,自然不用对他行礼,仿佛听出来他的话是来恭维还是来调侃

“秦墨为了不辱皇上使命,几个月前就出宫出了京城,去了下面,为了全国的稻米收成,到处巡查,王爷知道的,检查秧苗长势很重要,因为气温过低或者过高,长势过快或者稻苗萎靡的秧苗都不行,长势过快的,扬花,没到季节,花结穗就少,过慢,容易导致秧苗整体发育慢而错过了季节,苗子长残,不能正常扬花。噢,我忘了,我说了半天,其实王爷并非听得懂——!”

秦墨眼底带笑意,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笑是笑亦有笑,就是讥讽你,秦墨面热心冷,她就是看不惯他每次在她面前这副装款拿大然后嘲弄她的样子,搞的她不懂怎么反击人一样。

说是喜,秦墨觉得这惊是喜的很多倍。

“微臣,领旨,谢恩——!”

接过那黄色的卷轴,秦墨的手都在颤抖。

阅读打造一品盛世田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